运河宿迁港产业园公共智能仓储区
3月28日上午,在运河宿迁港产业园公共智能仓储区建设现场,施工机械来回穿梭,600余名工人紧张工作。据了解,目前该项目1至5号仓储主体已经封顶,预计全部建成后,将对宿城区物流产业向现代化、信息化、专业化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。
宿城区委书记裴承前说,该区把发展现代服务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,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抓手,充分利用区位优势,突出“三产兴城”,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风生水起,全力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。
近年来,宿城区大力实施“三产兴城”战略,服务业占比逐年提高、总量持续增加。去年,该区服务业增加值达139亿元,比2011年增长87.4%;实现服务业税收18.1亿元,比2011年增长48.9%,成为该区财政收入重要支撑。今年,宿城区持续发挥重大服务业项目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、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建设中的引导带动作用,进一步增强重大服务业项目对投资增长的支撑力,实施包括公共智能仓储区在内的重大服务业项目24个,预计总投资164亿元、当年完成投资36亿元。
2月23日,宿城区召开全区服务业发展大会。这是宿城区委、区政府首次召开关于服务业发展的专题大会,会上出台了《关于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》《宿城区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》等文件,吹响了新一轮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号角。会议明确提出,围绕服务制造业、服务城市建设和服务改善民生的总目标,坚持以服务业集聚区为主阵地,以重点项目和龙头企业为主抓手,加快实施服务业“六大工程”,即传统商贸业繁荣工程、现代服务业引领工程、农业服务业融合工程、“互联网+”工程、生活服务业配套工程、服务业人才引育工程,促进现代服务业比重提高、结构优化、品牌集聚、就业提升、增速加快,打造稳增长、调结构、促转型的新引擎。
紧扣发展目标,聚焦发展重点,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提质增效。宿城区发改局局长杨修录介绍,该区注重政策配套,整合多方资源,加大对服务业新兴业态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。从2016年起,区财政每年安排专项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2000万元,用于推动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、引导产业集聚发展、品牌招引和人才队伍建设。区里对符合条件的新落户服务业企业给予投资补助,对销售业绩优异的服务业企业给予奖励;对新上市的服务业企业和符合条件入驻服务业聚集区、示范性众创空间,以及新落户、新获国家或省级称号、纳入市级示范点建设的重点服务业企业给予奖励;对符合条件的获省级以上认定的科技孵化器项目、特色服务业类基地、生产性科技研发平台等,给予不同标准奖励。
宿城区委副书记、区长张辉说,拓展新领域,发展新业态,迫切需要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环境。该区不断优化服务机制,充实完善区服务业领导小组,建立服务业工作联络表,全区39个服务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100多家服务业企业囊括其中。一方面,健全服务业联席会议制度,定期召开成员单位联席会议;另一方面,建立微信工作群,分享创新举措,推送政策解读,打通服务业企业与政府互动的“微通道”。区相关部门细化服务业指标统计、监测和评价体系,对项目实行周调度月通报,及时发现和解决项目推进难题。区里对引进金融服务、现代物流、科技研发等重点领域的服务业项目,参照工业项目实绩进行考核。此外,该区还健全服务业绩效考核评价体系,强化责任部门服务业重点工作、关键指标的考核权重,凝聚起加快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强大合力。
宿城区推动服务业发展政策“接二连三”,也助推现代服务业风生水起。宝龙、金鹰、苏宁等投资超10亿元项目先后建成,利民大厦、新区商务大厦、恒力大酒店等项目投入使用,新区1平方公里核心区初现规模;青年路、幸福中路、霸王举鼎三大商圈加速繁荣;现代物流、旅游休闲、电子商务、健康养老、金融保险、信息服务等新兴产业加快崛起。截至目前,该区共有商贸服务业企业5000多家、个体工商户2.6万余个,服务业固定从业人员达16.5万人。